【hse管理体系】如何落实隐患治理工作?
隐患治理是消除现役生产装置设计、工艺、设备(设施)缺陷,提高装置安全生产整体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推行实施hse管理体系的基础和核心。根据hse管理体系“重在预防”的理念,落实隐患治理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具体包括:
1、隐患评估和立项
隐患评估和立项是实施隐患治理的首要工作,是后续工作的基础和依据。必须实事求是,力求客观准确。隐患评估和立项阶段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二级单位编制的隐患评估报告或项目建议书中,其主要内容应包括评价报告(依据和标准、隐患现状及危害)、评审意见和结论、隐患治理方案、采取的临时安全监控防范措施、项目负责人、资金预算等内容。对于投资额在集团公司规定的限额以上的隐患项目,立项申报由企业主管部门会同hse监督管理部门通过正常公文程序逐级向上级报告。同时,应通过有关渠道及时询问上级阅办和批复的情况,以免公文长时旅行或错投,贻误隐患整改治理的时机。对于投资在限额以下的隐患项目,可以考虑纳入企业的年度综合投资计划来安排治理资金。
2、方案的评估和审定
方案的评估和审定主要是由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对隐患申报单位编制的隐患评估报告或项目建议书中的隐患现状、治理方案可行性以及投资情况进行的评估和审查。评估和审查应分级进行,投资额度大或涉及面广的隐患项目由集团公司安全环保局组织专家进行,限额以下的隐患项目由企业主管经理(厂长)组织hse监督管理部门和职能部门对项目进行审查。通过评估和审查,确定治理的原则、方向、范围、基本整改内容及投资额度,按管理审批权限,批准立项或向集团公司申报。涉及全局性的重大隐患项目,企业应委托规划部门进行可行性研究,然后再进行评估、批复或向上级申报。
3、调研、设计和论证
隐患治理方案和项目投资计划批复后,项目主管部门应会同hse监督管理部门向具有相应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下达设计任务书。对于涉及全局、影响较大、难以确定具体方案的隐患项目,主管部门应会同hse监督管理部门组织设计单位、隐患所在生产单位、设备仪表维护单位外出调研,并在此基础上,结合隐患项目的具体情况,作出初步设计。
初步设计审核论证是重大隐患治理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决定日后隐患项目能否顺利投用并发挥作用的关键。因此,初步设计审核论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适用性、匹配性。即新上设施与原有主体设备及系统匹配、衔接和协调工作的性能,这也是技术改造和隐患治理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对于在老设备系统上采用新技术,更应注意匹配的问题,否则,再新再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也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有时反会影响原有设备系统的正常运行。
(2)安全性、可靠性。安全性即隐患项目治理后必须符合国家、地方现行的安全卫生环保标准、规范,不能在消除一种职业危害的同时,又产生另一种职业危害。可靠性即隐患项目投用后能长时运行并达到设计要求的各种效能。
(3)经济合理性。即考虑隐患项目适用性、匹配性、安全性、可靠性的同时,要确定合理的投资规模、技术水平,并考虑适当的投资成本和社会经济效益。
(4)技术保证和服务。即在确定隐患项目采用的某项技术和设备设施时,应充分考虑该项技术的发展前途、技术升级、技术服务等因素。以保证该项技术和设备在一定时期内的技术寿命及其延续性。
(5)系统性、全面性。隐患项目所采取的技术路线和技术方案,应将其放在整个生产系统中予以论证,综合考虑外部系统对内部系统的影响和内部系统对外部系统的影响。不能顾此失彼,不能在治理隐患的过程中产生新的隐患。
(6)以往的事故教训。以往发生的重、特大事故的原因及教训也是设计审核的重要内容,通过吸取事故教训,可以不断消除在设计方面存在的缺陷和漏洞,提高隐患项目的设防等级和标准。
隐患治理是hse管理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查找隐患、定位隐患直至消除隐患是隐患治理工作的常规步骤,在此过程中,企业应保证隐患查找的及时,通过准确的定位,在必要资源的支持下,有计划的开展隐患治理工作,为企业hse管理体系的效落实提供保障。效落实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