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管理】储油罐的检维修作业的危险源有哪些?
储油罐是储存油品的容器,是典型的重大工业危险源,是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通常来说,储油罐最多每5~8年就需要进行正常的检修、清淤和密封等检维修作业。进行油罐检维修作业时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等事故。对储油罐进行维修作业安全分析,明确各种作业的危险源,并提出相应的企业安全管理措施,是提升罐区的安全状况和企业的安全生产的必要环节。
1、清洗作业油气中毒、窒息的危险源
油罐中储存的物料通常是C4以上的烷烃、烯烃、环烷烃、芳香烃等,如汽油、煤油、柴油等成品和各种中间组分。有机物的相对分子量越小,其沸点越低,越容易挥发。这些介质的共性是有毒有害、易挥发、易扩散。在清罐作业过程中,现场的油气浓度通常超标几倍甚至几十倍,特别是在打开清扫孔、透光孔、人孔、身体探入和无防护措施进入储油罐时,超标的油气可导致现场作业及监护人员中毒、窒息等,其中,轻质油致人中毒、窒息的风险更大。
2、油罐清洗作业火灾爆炸的危险源
油品本身具有易燃易爆特性。在清罐过程中,特别是在打开油罐时,大量的油气溢出,同时周围空气也会进入罐中,此时在罐内外会形成油气与空气的混合性气体,浓度通常在爆炸极限之内。此外,油品中还有一些能在空气中自燃的物质,如FeS等,只要有一定的能量即可导致自燃或爆炸。此时如果清洗操作不当,极易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3、油罐动火作业的危险源
金属进行焊接与切割,是一种明火作业,气焊的温度高达3000℃以上,电焊的电弧温度可达3000~6000℃,焊割作业时所生产的金属火花和熔珠,极易引起可燃易燃物质燃烧爆炸,因此在未进行清洗、清洗不合格或未经隔离的储油罐及附属管线(件)上,严禁一切明火作业。
4、清罐风险分析
对油罐区清罐过程进行风险分析如下表1:
序号 |
危险源名称 |
存在的风险 |
原因分析 |
1 |
罐内动火作业 |
施工作业过程中着火爆炸 |
管内未处理干净,未作含氧量分析; 阀门内漏,未加盲板; 防腐层内含油引起火险 |
2 |
罐区跑油 |
跑油事故 |
阀门未关;阀门内漏;未封堵罐区内地漏;未加盲板;油品抽底不净 |
3 |
有限空间作业 |
有限空间作业着火爆炸、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窒息、中毒 |
进出容器阀门未加盲板,有毒气体串入;容器未按要求清洗、通风;未按要求对容器进行采样分析;违章作业; 进入容器人员未佩戴有效的防护器具; 监护措施未落实 |
4 |
储罐 |
油罐着火、爆炸 |
油品遇明火;油气积聚遇到静电或明火;人孔或清扫孔形成爆炸气,清油工自身带有静电,产生火花 |
5 |
加热盘 |
加热盘烫伤 |
未关加热盘;加热盘未加盲板并内漏 |
6 |
油品排放 |
乱排放引起事故 |
油污染 |
7 |
下水井 |
地漏下水井堵塞、闪爆 |
有杂物,污油未有效回收,大量的液态烃进入产生连锁反应 |
8 |
灭火器、蒸汽胶带未在指定位置 |
灭火器、蒸汽胶带未在指定位置以至事故状态下无法灭火 |
位置放置不合适或挪动位置,或未准备 |
9 |
封罐 |
封不严、人身伤害 |
人孔、清扫孔封闭不严、罐内有人封罐 |
10 |
烃泄漏 |
遇明火易发生火灾、爆炸 |
管线连接处阀门等附件垫片、法兰呲、管线冻裂沙眼,管线放空不彻底,有残液、未经扫线进行阀门维护、维护阀门时操作失灵、安全阀漏、烃窜入氮气、新鲜水 |
11 |
球罐区 |
超压爆炸;闪爆 |
超压;开罐前没有进行氮气置换 |
12 |
液态烃 |
液态烃冻伤 |
未戴劳保手套、注意力不集中 |
13 |
氮气泄漏 |
人身窒息中毒 |
阀门未关、法兰泄漏 |
5、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影响罐区作业的安全因素
在罐区检维修过程中,有统计显示人的不安全因素造成事故的发生率占67.8%,较常见的有设备抢修、跑冒漏、油罐清洗、油料回收等引发火灾事故。
储油罐的检维修作业是一种高风险作业,所以需要针对作业中可能遇到的危险源进行风险分析,做到健全的企业安全管理,完备的安全风险防范,保证罐区的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