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管理】如何利用海因里希理论加强现场风险管控?
海因里希理论是由海因里希法则引申出的事故因果连锁理论,该理论认为:伤亡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尽管伤害可能在某一瞬间突然发生,却是一系列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目前,多数企业安全管理的重心都在发生事故时,特别是发生亡人事故后的大整顿、大检查、大整改,这种做法虽然在防止同类事故的发生方面有一定效果,但企业安全管理整体效果并不显著,事故发生概率并不能有效下降,杜绝事故就更加困难了。那么,如何降低事故发生概率?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有效降低事故发生概率,从而实现由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变?
通过研修海因里希理论,天泰志远认为,为保持企业持续平稳运行,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企业安全管理的重点应该在生产现场的风险管控。生产现场的风险管控,可理解为“第一道防火墙”,包括风险、危害因素两个方面的内容,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应以预防性管理为主。只要把生产现场的风险管好了,就能实现主动预防。一般来讲,生产与风险相伴而生,只要有生产,就必然存在HSE风险和危害因素。对生产现场的风险管控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1、风险与危害因素清单管理。从工程工艺、设备、人员与操作、作业环境、HSE管理五个方面,采取流程分析、头脑风暴、专家讨论、逐级审定等方法,分四级(指挥部、处级机关、项目部、基层队)列出HSE风险清单,定期更新风险清单,明确每项风险对应的风险内容、风险级别、对应控制措施和责任岗位。
2、工艺安全风险与危害因素管理。选择水平段钻进、井下带压作业、水平井固井等高风险施工,拍摄制作“工艺安全管理教学视频”,通过工艺危害分析/检查表法,识别控制工艺风险和危害因素,降低工艺过程风险。所有技术人员全部掌握了工艺危害分析方法,在新的工艺推广应用、重点工程施工、高风险工程中全面推行工艺危害分析管理。
3、设备风险与危害因素管理。拍摄制作“机械完整性管理教学视频”,对设备技术及管理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全面推行启动前安全检查,在关键设备、新设备、特种设备全面推行机械完整性管理,降低设备运行故障率,减少设备风险和隐患数量。
4、人员操作风险与危害因素管理。建立“四合一”培训矩阵,包括岗位描述、培训内容(基础培训、充分培训、提升培训)、能力评价和培训档案。强化岗位员工现场一对一实操训练,解决人员操作技能不高问题。建立员工HSE档案,开展能力评价,记录员工HSE业绩。
5、项目风险与危害因素管理。采取“HSE两书一表”管理项目HSE风险与危害因素。用《HSE作业指导书》控制常规风险与危害因素,用《HSE作业计划书》控制项目新增风险及主要风险与危害因素,用《岗位HSE现场检查表》将《HSE作业指导书》和《HSE作业计划书》制定的风险与危害因素控制措施落实到每个岗位、每项作业之中。
6、作业风险与危害因素管理。应用工作安全分析控制作业风险与危害因素,拍摄“工作安全分析教学视频”,开展工作安全分析技能竞赛,收集评选优秀工作安全分析表,编制《工作安全分析汇编》,供现场参考。
企业要深入实践海因里希理论,绝不能孤立地看待安全事故,而应当看到每一个事故和事件的前因后果,全面消除每一个影响安全的因素,同时创新安全管理工具方法,将安全风险管理工具方法与海因里希理论有效融合,突出风险管控、违章查纠和隐患查治,把企业安全管理从事故的处理转为事故的预防,完善各种预防性的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