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推行HSE管理体系的作用有哪些?
安全、环境与健康(HSE)管理体系是国际石油石化行业广泛推行的先进管理方法。它通过系统化的预防管理机制,彻底消除各种事故、环境和职业病隐患,是一种化被动为主动,实现事前预防的现代管理方法。那么,今天以茂名石化之烯公司为例,看看企业积极推行HSE管理体系究竟能够达到怎样的成效呢?
一、促进了各级HSE责任制的贯彻落实
HSE管理体系的核心就是明确和落实各部门、各级人员的HSE职责,规范各类人员在作业过程中的HSE行为。因此,实施HSE管理体系首先要抓好HSE责任制的贯彻落实。一方面是通过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对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持续改进HSE业绩的书面承诺,强化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和HSE职责,明确了一把手为本单位HSE第一责任人制度、领导干部承包关键装置要害部位制度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极大地提高了领导干部对HSE工作和严格落实各项制度的重视程度,为顺利开展各项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领导保证。另一方面,通过制定HSE“一岗一责”制,促进了全员HSE责任制的贯彻落实。根据体系标准的要求,结合不同岗位的特点,我们对全公司869个岗位制定了HSE“一岗一责”制和工作标准。然后采用考试、不定期抽查、签订书面承诺和风险承包等形式,督促职工加强学习并熟记自己的HSE职责。通过交接班检查、班中巡回检查、车间周检、公司月检和岗位责任制大检查,确保HSE“一岗一责”制切实落实到位。
二、职工的HSE意识和素质有了较大提高
推行和实施HSE管理体系,必须坚持全员参与的原则。因此,企业全体员工的HSE意识对体系能否有效实施密切相关,并将直接影响到体系的运行效果。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加强培训,全面提高员工的HSE意识和素质。为此,我们分3个层次来加强培训:一是领导干部的意识培训。我们先后2次邀请HSE管理体系方面的专家对公司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HSE意识培训。二是HSE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培训。主要是组织HSE管理人员参加由原国家经贸委、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等权威机构举办的有关培训班,共有82人取得了HSE内审员资格,80人取得了危害识别及风险评价资格,76人取得了ISO14001内审员资格 ,部分人还考取了外部审核员资格。三是多次组织职工开展全员HSE意识和基本知识培训。通过深入开展HSE培训,使各级领导干部和职工对HSE管理体系有了全面、正确的认识,充分了解了实施HSE管理体系的作用和重要意义。另一方面,我们通过发动广大职工参与本装置、本岗位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使职工清楚地认识到所在岗位存在哪些危害因素、其危害程度如何、有哪些控制和削减措施、紧急情况下应采取什么应急响应措施,等等。由于这些危害及其控制措施都是职工亲自参与识别、评价和制定的,因而印象也就特别深刻。这无疑是给职工上了一次非常生动而又实实在在的HSE培训课,而且比单纯的课堂讲解更加有效。这种让职工亲自参与其中的方式,不仅体现了体系的管理思想,而且对强化和提高职工的HSE素质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三、促进了隐患治理工作的贯彻落实
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以及据此制定的危险控制计划,是HSE管理体系建立并有效运行的核心基础。实施HSE管理体系,可以及时确定、评价、更新危险源及环境因素,特别是重大危险源和重要环境因素,制定危险控制计划,确定隐患治理方案,促进隐患治理工作的贯彻落实。在建立HSE管理体系之初,我们首先进行了HSE初始状态评估,编写了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管理程序、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管理程序,确定了评价方法。然后成立了15个由工艺、设备、电气、仪表和HSE等技术人员组成的6~8人评价小组,每个小组负责1套(个)装置或部位,将工作活动和装置、部位存在的危害因素识别出来,并采用安全检查表(SCL)、工作危害分析(JHA)、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等方法进行科学的评价。通过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摸清了公司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对HSE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危害,确定了重大危险源和重要环境因素,为开展有针对性的隐患治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其次,我们围绕HSE方针、目标和指标,以及初始状态评估和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结果,结合以往HSE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制定了隐患治理管理方案并落实整改。为了确保隐患治理工作顺利完成,公司成立了隐患治理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分别由经理和主管副经理任组长,按不同的隐患等级实行分级管理,分别建帐,并把车间级以上隐患项目纳入“一把手”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做到全面统筹、限期整改、定期检查。对某些暂时不具备整改条件的项目,则按照体系的要求,制定风险控制和应急响应措施,确保其随时处于有效的控制之中。
四、强化及规范了风险管理和作业的HSE管理
强化作业过程中的风险管理,控制和削减直接作业环节的HSE影响,是HSE管理体系在工程施工作业中的具体表现。一方面,我们针对直接作业环节动火、进设备作业、高处作业等危险作业多,事故易发多发,管理难度大的特点,从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出发,强化风险管理。所有施工作业,尤其是重要和危险性较大的项目,作业前必须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即根据工程项目施工计划,由车间主任组织工艺、设备、HSE技术人员和施工单位技术员共同讨论,把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或与作业过程有关的影响HSE的因素及隐患列出来,然后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及其风险程度和范围,制定包括风险控制及削减措施、应急响应预案等HSE保证措施的施工方案。施工作业前必须由生产、施工单位双方HSE负责人及施工作业人员、作业监护人一起,对照方案到现场逐项落实,确认签字后方可开始作业。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情况也作为各职能部门审查施工作业方案,严格把好方案审批关的重要依据之一。凡没有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或者没有制定HSE保证措施的,一律不能通过审批。另一方面,我们对那些与直接作业环节有关的HSE管理制度、作业文件,从提高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出发,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尤其是对用火作业、进设备作业、高处作业、临时用电作业、起重作业、破土作业等危险性较大的作业,在完善其原有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还从加强作业前准备、作业过程控制和作业结束检查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出发,增加了管理流程图、作业检查表和作业运行控制符合性检查表,以强化直接作业环节的监督检查。
五、进一步规范了各项HSE管理工作
1 规范了变更管理
凡是实施变更,包括工艺、技术、机械、设备、设施和工作过程、工作程序等所做的永久性或暂时性变更,必须按要求填写《变更申请表》,向变更项目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对原操作标准之外的操作方法及工艺参数,设计或配置硬件和软件、控制回路,对报警和连锁摘除等风险程度较大的变更项目,变更主管部门必须组成风险评价小组,对其必要性、可行性分析论证,如确有必要进行变更的,还要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制定风险控制及消减措施,尽可能将变更影响减至最小。变更实施后,主管部门还要组织有关单位对变更项目的完整性、适用性、有效性、安全可靠性及对环境的影响做出验收评价,形成评价报告。
2 规范了HSE应急管理
所有生产装置、要害部位、重大变更项目、重大危险设施、重大危险作业,以及可能引起火灾、爆炸、大面积泄漏、环境污染的场所、设施或运行系统,我们都制定了应急响应预案,明确了各单位、各级领导及相关岗位人员在应急处理中的职责,规定了演练频次和组织方式,即车间每月至少组织演练1次,公司每半年组织演练1次。通过加强应急预案演练,不断提高职工反事故应急处理的能力。
3 进一步规范了HSE考核制度
过去的HSE考核大多存在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的不足,实施HSE管理体系后,我们对HSE考核及其成效进行了调查研究,从强化“预防为主”的原则出发,重新制定了HSE考核办法,变结果考核为过程考核,即由考核HSE结果分解为考核HSE管理工作的各个过程,实行“风险共担”,使每项HSE工作都能落到实处。譬如,在考核安全生产事故时,我们不再单纯考核“什么事故、要扣被考核单位多少分(资金)”,而是将可能造成事故的各个环节加以分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分开来考核。这样一来,不但事故单位要被考核,其他相关责任单位也一样受到考核。这样就有效地保证了“齐抓共管”思想的贯彻落实,促使各单位在各自的专业范围内认真做好HSE工作。
4 进一步规范了承包商和供应商的HSE管理
对参加投标的承包商就其资质、HSE保证体系、HSE管理措施及实施程序、HSE业绩和表现等方面进行预认证。只有通过预认证的承包商,才能参加投标。中标的承包商在工程项目开工前,必须参加公司组织的入厂HSE教育,经考试合格并签定HSE承诺书后才能办理入厂证,允许进厂施工作业。同时,承包商还要与工程项目所属车间一起,对有关作业人员进行现场HSE情况交底,使施工作业人员了解作业周围环境和作业对象潜在的危害和应急措施,确保施工作业安全。在供应商的HSE管理方面,我们增加了对供应商提供的产品、服务及其过程是否符合HSE管理体系要求等方面的调查、评价和考核,督促供应商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本公司HSE管理体系的要求。
5 促进了与其他相关方的HSE协商和信息沟通
公司定期向客户、周边环境组织等相关方公布HSE业绩,虚心听取相关方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协调处理好周边组织及个人的来信、来访和工农关系等问题,对他们提出的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并尽快做出答复,共同搞好生产运行、服务等各个环节的职业安全、环境与健康工作。
6 进一步规范了基础资料的管理
我们制定了《文件和资料管理程序》和《记录管理程序》,使与HSE管理体系相关的所有文件和资料都处于受控状态,确保了所有文件和资料的有效性,实现了基础资料的规范化,程序化管理。
综上所述,以茂名石化之烯公司为例,先后开展了一系列HSE管理体系相关工作后,企业绩效稳步上升,同时大大减小了安全风险隐患,是企业安全管理中一举多得的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