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作风不实追求形式主义”问题?
很多企业可能都会有这样的疑问:企业安全管理措施没少制定和实施,但最终效果却总是难以达到预期!其实,究其原因,执行层面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企业安全管理人员作风不实,各项安全管理措施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
通常,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一般都是管理不到位,而不到位的原因又在于作风。作风问题主要表现在思想作风上不实事求是、不依靠群众、不脚踏实地;工作作风上文牍主义较严重,滥发文件,满足于在办公室批阅处理公文,一味靠文书表格解决问题。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下基层的时间少了,与一线员工探讨问题、亲身示范讲解管理要求和技术要领更是少见。一旦出现问题或发生事故,管理人员就指责员工素质不高、能力欠缺、责任心不强,很少反思自身是否为员工创造了条件,是否以身示范去指导和帮助员工理解规定。尤其在反违章问题上,管理人员不愿去了解和思考违章的过程和发生的原因,经常以通报罚款了事。如一家电厂的安全生产奖惩规定中,关于违章处罚有30页、上千条,反映了以罚代管倾向。由于大多数企业管理人员是技术干部出身,因专业突出被提拔到各层级管理岗位,管理上一味强调控制与考核,在与人打交道方面的能力有所欠缺。
很多企业将制度建设与安全文化对立起来。安全文化建设缺乏恰当的切入点,手段匮乏,空对空,初期聘请咨询公司提炼总结安全理念,编制一大本企业安全文化手册,然后再搞一些大规模的宣传活动,安全宣誓、安全签名,照搬国内外一些公司的某些做法,组织员工学习安全理念和安全文化手册,之后宣布安全文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便归于沉寂。这些安全理念通常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或咨询人员想出来的空泛标语,制造一些牵强附会、逻辑混乱的概念,与企业多年沉淀的文化底蕴和员工心理不匹配,唱高调、空喊口号。
杜邦的STOP(Safety Training Observation Program,即杜邦安全训练观察计划),通过行为观察建立良好的上下级关系和培养安全意识,本是很好的方式,但在一些企业中变成了规定每月至少3条的相互举报。日本的“手指口述”是一种很好的安全确认方法,但在一些企业中却流于形式成了表演,而真正需要安全确认的重要环节却没有。这些走样的安全文化建设,反映了这些企业与咨询公司未将安全文化建设与企业制度建设结合起来,未将国外的先进经验与企业自身实际结合起来。
基于以上分析,北京天泰志远建议企业首先要做好各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使其认识到“有感领导”的重要性,积极主动与生产员工沟通交流,并参与到生产中来;其次,强化安全管理措施实施过程中的监督机制,使各项措施有效落地,而不是浮于表面。